翻译:Chloe(文秀)
在英国政府终于表态将用实际行动支持香港人追求自治和人权时,英国记者多米尼克.罗森感到欣慰。 他认为在应对北京共产极权主义政权时,英国政府终于开始表现出脊梁,和一丝丝的荣誉感。
5月30日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安德鲁.马尔采访时宣布,香港有35万持有英国海外护照(BNO)的公民,97年以前受英国保护。除非中共取消他们上周的决定,否则英国将把持BNO公民的英国签证权从6个月延长到1年。
拉布不排除将范围扩大到另外300万在英国统治时期出生但其BNO护照已经失效的香港公民。
外交大臣告诉马尔,这个措施将为这些世界上受过最高等教育和勤奋工作的人开创一条“通往未来英国公民身份的途径”。
这是对北京野蛮撕毁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中所作承诺的正确回应。 该声明承诺(在‘一国两制’的口号下)即使在1997年香港移交中国后,香港居民的言论和集会权力会继续受到前殖民地的独立司法系统的保护。
罗森认为,当中共终身制主席习近平的这项决定(上周由中共人大盖上了橡皮图章)被强加于香港时,意味着任何居住在香港但被北京认定为“颠覆国家政权”的人–或给北京带来不便的人—可以在街头随意被拘捕,然后被送到大陆去体验中共政权无比恐怖的手段。 这个政权让其治下惊人勇敢的批评人士饱受折磨和消失。
因散播新冠是由‘美国军方’带到武汉言论而走红的中共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拉布的决定,称北京‘保留对英国采取相应反制措施’的权利。
赵立坚还宣布,为持有BNO的香港人延长签证期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规定的英国的责任。
罗森反驳说赵的这种说法真是下流:中共自己早已宣布《中英联合声明》是‘历史文件’,‘不具现实意义’,赵所在的外交部也说该声明‘对中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管理不具备任何约束力’。
罗森还回忆起1989年6月的那场大屠杀。那次屠杀表明了将斯大林视为道德榜样的中共政权什么都干得出来。因此罗森和他的朋友们已能预见到会发生中共如此对待香港的情形。
早在1989年6月,当数以千计手无寸铁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被‘人民解放军’屠戮时,这场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大屠杀激起了他们对香港前途的担忧。
罗森还提到两年前香港记者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所发现的,当年英国驻华大使艾伦.唐纳德爵士的一封秘密电报。
艾伦爵士向伦敦报告说:‘陆军装甲车在冲向人群前向他们开火,然后以每小时65公里的速度冲向人群’。
学生们臂挽着臂但成排倒下。 陆军装甲车一次次冲向人体造成尸体堆叠。尸体被推土机收集,接着被焚化,然后冲入下水道。
艾伦的电报继续:‘受伤的女学生哀求放过但被刺死…1000名幸存者被告知他们可以逃走但被定点布置的机枪手成批射杀’。
电报的最后一句话是:‘平民死亡人数至少10,000。’
天安门惨剧发生时,罗森是《观众》杂志副编辑。 他和同事们组织了一场活动,想说服总理玛格丽特.撒切尔立即给予300多万持BNO护照的香港人英国国籍的权利。
但他们的活动没有达到目的,虽然撒切尔夫人最初对移民大约25万BNO护照香港公民的想法表示认同,不仅因为她对天安门事件感到恐惧,而且因为她将志向高远勤奋工作的香港人视为榜样。
但是,前保守党主席诺曼.特比特领导后座议员(即那些未担任内阁或影子内阁的议员们)举行了一场激烈的反对活动,他们认为维持保守党‘不再进一步大规模移民’的承诺比总理对持BNO护照的香港居民未来的担忧更为重要。
特比特领导的反对活动大概得到100名保守党议员的支持,再加上愤世嫉俗的工党(理由是给与‘有钱的’香港居民以英国公民权是‘精英主义’),他们在议会中将超过大多数。 面临失败,撒切尔向特比特妥协了。
《观众》杂志为此还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提醒总理,在1984年与中共谈判香港归属问题前她曾宣布:‘我不仅代表英国,还代表英国对香港人民的道义和责任。’
罗森和朋友们认为:‘如果撒切尔夫人没有尽到对香港人民的道义和责任,如果350万香港人被抛弃,她的所作所为将比张伯伦在1938年背叛捷克斯洛伐克更糟糕…更糟糕,因为我们对香港的责任更加绝对。’
特比特的后座议员起义成功了,撒切尔夫人对香港殖民地的公民关闭了逃生门(香港殖民地不同于英国的其他殖民地,并且出于明显的原因,从未有选择独立的权利)。
但是现在特比特勋爵(如今他已是勋爵)的看法如何? 去年11月,在中共镇压香港反送中后,他是给总理鲍里斯.约翰逊一封信的179名签名议员之一,信中呼吁总理更改持有BNO护照的香港人的身份,‘以便于他们移居到英国’。
这封信认为没有尽早给BNO护照的香港公民便于移居到英国的权利是‘历史性错误’。 信中还说‘一国两制将结束。
通过增加BNO护照持有人的权利,我们不仅可以纠正这一历史性错误,还可以为在香港的这些英国国民提供急需的帮助。’
尽管特比特勋爵是英国脱欧的长期支持者,坚信欧盟区内的自由流动导致了涌向英国的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移民潮,但他赞同英国现在对香港人富有特别的道德义务的思潮。而且,如同他前任上司撒切尔夫人一样,他清楚地认识到富有企业家精神的香港人能给英国带来繁荣(香港人均收入让前东欧的望尘莫及)。
罗森还提到现任内阁成员普里蒂.帕特尔,其政治立场与特比特勋爵相近,也充满热情地支持延长持BNO护照香港人的签证期。
几个月来她一直在内阁辩论这个政策。帕特尔的父母是乌干达亚裔。 他们受到可憎的乌干达总统伊迪.阿明的威胁后,英国给了他们一个家;拉布的父亲是一个车臣犹太人,在纳粹德国占领了他的祖国后,英国把他领了进来。
回到BBC主持人马尔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英国真的能为多达300万的持BNO护照的香港人提供政治避难吗?拉布说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愿意移居到英国,大多数愿意移民到英国是不可思议的,而且在现阶段签证只延期到一年,并不是无限延期。
但拉布说,最重要的是‘这是原则性问题。如果中共撤销了中英共同签署的条约中所承诺的香港能享有的自由,英国将不会逃避其责任。’ 这是罗森和他朋友们三十多年前就希望听到的话。
… [Trackback]
[…] Find More on that Topic: gnews.org/zh-hans/232481/ […]